“你看,通过刷脸就可以登录,按不同颜色分类投递垃圾,投放垃圾后,可以积分兑换日用品,特别方便。”家住三亚市天涯区金鸡岭路社区的陈女士说。近日,金鸡岭路社区通过放置智能垃圾分类屋,引导居民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,并对他们进行奖励,提高积极性。
智能垃圾分类屋的外观根据垃圾类别分成四种颜色,其中可回收垃圾为蓝色,厨余垃圾为绿色,有害垃圾是红色,其他是灰色。垃圾屋中间有一块触摸屏,投放垃圾需要触屏操作,居民可以通过人脸识别、二维码识别、IC卡识别以及游客登陆和手机号验证等五个方式进行登录操作。
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,在三亚各区不少社区、农村里,都投放了智能垃圾分类设备,遵循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原则,实施垃圾分类处理,引导人们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有效改善城乡环境,促进资源回收利用。
在吉阳区博后村,刷脸投放垃圾逐渐成为村民的新习惯,他们将金属、纸类、矿泉水瓶、废旧电池等都一一细分投放进不同的位置。在海棠区龙江风情小镇,智能垃圾投放箱体取代了传统的垃圾桶,还启用“智能回收+定时督导+循环回收”模式,引导居民精准投放。
“每个智能垃圾投放箱我们都会设置志愿者督导员,手把手教居民使用该投放箱,同时我们还设置了垃圾分类知识宣教屋,定期给居民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活动。”龙江风情小镇垃圾分类项目负责人李先生介绍。
“新型智能垃圾箱投放操作很简单,老年人也一样可以熟练使用,把不同的垃圾放到不同的箱子,还能换钱,大伙儿都愿意参与进来。”保利·崖州湾小区的住户魏女士说。
据了解,三亚还设置多个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心,可以通过数据处理将垃圾分类工作实现可视化,电子屏幕实时显示每一处垃圾屋的投放量、各类垃圾的投放比例、垃圾桶满桶情况、居民的日投递次数和垃圾重量等相关数据。